2014年3月29日上午,在河南福壽園陵園舉行了“漂洋過海的承諾”瑞士籍漢斯老人靈骨安葬暨墓碑揭幕儀式。令人無比沉痛的是,漢斯老人在2013年12月2日便在中國小夥宋揚的懷中閉上了眼睛。
漢斯老人最大的心願便是“自己死後可以葬在中國”
,但這份心願在15年後,才得以實現。
那一天上午九點,宋揚親手捧著漢斯老人的骨灰,緩緩地走向安葬地:
“您安息吧。”
現場也曾一度感人至深。
瑞士的漢斯老人和中國的小夥宋揚之間,並不是簡單的相識關係,漢斯是宋揚在英國唯一可以完全信任的人,而宋揚是漢斯在中國可以完全託付的人。
說起二人的相識,還要從宋揚來到英國開始說起。
機緣巧合,在地鐵偶遇
來自中國鄭州的宋揚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即便從經濟條件來說不比他人富裕,
但宋揚從小便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他的少年時期,父母恩愛,家庭和諧,自己的學習也十分優異。
在1999年底,宋揚高中畢業後,到英國倫敦泰晤士河谷大學留學。
雖然宋揚十分貼心地安慰著自己的家人不要擔心,自己可以打理好在國外的一切。
但當宋揚真正和夥伴們來到英國時,卻還是不可避免受到“人生地不熟”的影響,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不熟悉的語言,宋揚的心裡常常充滿孤獨。
為了省錢,宋揚和來到英國的幾個小夥伴共同在倫敦租了一間房子安頓了下來,但就在宋揚想要去倫敦市中心的中國銀行開具證明時,
卻不小心坐錯了方向,來到了倫敦西區。
就在倫敦地鐵站附近,宋揚就這麼和漢斯老人不期而遇了。
當宋揚來到倫敦西區的長椅上懊惱不已時,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款款向宋揚走來,帶著善意的微笑向這位年輕的小夥子打著招呼:“你好,請問你是日本人還是韓國人?”因為看到老人的善意,宋揚並沒有不耐,而是禮貌而堅定地回答:“
您好,我是中國人。
”
老人吃驚地聽到這個回答後,卻十分高興,並坐下來跟宋揚攀談起來。在二人聊天的過程中,宋揚也得知了老人名叫漢斯,是瑞士人,1958年來到英國,成為了英國皇家歌劇院的工程師,1998年退休。
至於為什麼漢斯老人會主動跟宋揚打招呼,漢斯老人摘下了自己的手錶,並懇切地詢問道:“年輕人,你能幫我把手錶調一調嗎?”宋揚這才發現,
漢斯老人手上的手錶整整慢了一個小時
。
當宋揚毫不費力便把漢斯老人的手錶時間調整後,為了表示感謝,在聽說宋揚剛來英國才五天,漢斯老人主動擔當導遊
,帶著宋揚遊覽了一下倫敦
。
在傍晚結束之時,漢斯老人又盛情邀請宋揚來到他家裡吃晚飯,宋揚盛情難卻,便跟著老人去到了他的住處。
來到漢斯老人的家後,宋揚卻大吃一驚。漢斯老人的家在倫敦西區,總計大約40多平方米,整個房子裡十分灰暗,傢俱也彷彿很久沒有清理過一樣,
因為暖氣管不知道壞了多久所以顯得整個房子十分寒冷,
甚至整個房間都散發著陣陣黴味。宋揚看到這裡,才發現老人的生活過得並不好,當老人去給宋揚做飯時,宋揚主動為老人打掃了房間,清洗了鍋鏟,並和老人一起做好了飯菜。
漢斯老人十分高興,並在吃飯的時候跟宋揚聊了很多,
漢斯友善地告訴宋揚要晚上要小心,因為
他幾個月前的一個下午正在家中休息,聽到有人敲門問路便打開了門,結果衝進來三個黑人搶劫,不僅搶走了他的錢包更打傷了他的眼眶,後來鄰居看不下去便報了警,但也無濟於事。說著說著,
漢斯老人竟回憶起了那天下午,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宋揚看到漢斯老人如此,輕聲安慰,並默默為他收好了碗筷,快要分別之時漢斯老人主動邀請宋揚與他一起居住,
他希望有個人能照顧自己。
漢斯老人對宋揚說,我不收你的房租,這就可以為你省下很大一筆開銷,但我需要你照顧我,其他生活方面的費用我們可以平攤。
在跟老人的交談中,宋揚明白老人的用意,稍加思索便答應了下來。第二天,宋揚來到漢斯老人家裡打掃衛生,在宋揚的努力下,連房子裡的窗戶都乾乾淨淨,陽光照射進來,好似一個真正溫暖的家。
當宋揚買回閥門修好暖氣管時,感受到房子裡的溫度,漢斯老人激動地握著宋揚的手說道:
“謝謝你,宋,我感覺這就是家。”
至此,宋揚和漢斯老人共同在倫敦居住,這一居住,就是八年。
共同居住,體貼關懷
宋揚在與漢斯老人一起居住的生活中十分平淡卻愉快。宋揚在早上告別漢斯老人後騎車上課,有時候放學回家路上,順路買些菜回來做飯,晚上一般吃過飯後洗洗衣服,打掃打掃衛生,
在閒暇時間二人還會一起出去逛街購置家中物品,到附近的公園散步
。
在漢斯老人的幫助下,宋揚還找到了在房子附近麥當勞餐廳的一份工作,據漢斯老人的介紹,宋揚是一個“good boy”。
一開始因為上課的原因,宋揚和餐廳約好的上班時間是晚上。
因此宋揚下午回來後便簡單做飯,陪陪漢斯老人散步聊天,回來後用燒溫水幫老人洗腳,而後騎車上班。而宋揚的工資也並不低,相當於每天收入約人民幣500元左右。
宋揚經常在凌晨一點才到家,漢斯老人並沒有說什麼
,但有天凌晨一點半時,宋揚推開門走進來,卻發現漢斯老人呆呆地坐在沙發上,聽到響聲一言不發,像是小孩依賴般眼神追隨著宋揚的身影。
宋揚這才發覺那天漢斯老人好意地提醒,也是老人心裡不可磨滅的陰影。第二天,宋揚便跟餐廳協調了時間,把晚班調成了下午,
理由是家中有老人照顧。
二人相處過程中,宋揚也發現漢斯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確實很差勁,宋揚在日常生活中便會給漢斯老人做一些中國菜,有時候是些家常菜,有些則是如同炸醬麵一般的麵食。
漢斯老人十分喜歡中國的食物,也經常誇讚宋揚“做的飯菜比很多中國菜館都好吃”。
在宋揚打工掙錢後,第一年大概掙到了7萬元人民幣,
第二年更是達到了十萬元人民幣。在掙了錢後,宋揚便不再問漢斯老人要去超市買菜的錢了,兩個人一開始說好的平攤也逐漸由宋揚包攬絕大部分。
雪中送炭,堅定決心
二人並非單純的同居住關係,也不是簡單的“忘年之交”,而更是相互陪伴的家人。漢斯老人的母親很早便離開了他,
而繼母對自己並不好,漢斯老人其實沒有體會過多少家庭的溫暖。
在宋揚來到漢斯老人家的第二年,漢斯老人的雙眼白內障增生嚴重,左側股骨出現壞死。
而漢斯老人卻嗜酒嚴重,他常常下午喝酒,晚上從酒館回來再帶出來幾瓶回家接著喝。
宋揚看到漢斯老人在酒館裡醉倒的場景,
十分不忍。
於是偷偷把他的酒瓶倒掉半瓶,用水摻到裡面,後來甚至直接跟漢斯老人說明他已經不可以再喝酒。
但幫助漢斯老人“少飲酒”的道路是十分艱辛的,一開始宋揚只是摻雜半瓶水或飲料,而後逐漸剩四分之一瓶。但即便這樣,
宋揚還是經常晚上騎著腳踏車去倫敦西區的酒館尋找漢斯老人的身影。
有一次宋揚騎車焦急跑了兩個多小時,跑了很多街道後才看到漢斯老人拿著已經空空如也的酒瓶,醉倒在了河邊的長椅旁,腦袋也被磕破了血。
為了讓漢斯老人戒酒,宋揚找了很多的偏方,用了很多的方法,才製出了“紅酒飲料”,
只許漢斯老人在酒癮上來時喝上幾口
。
透過這個方法,慢慢地,漢斯老人逐漸戒了酒,他感激地對宋揚說道:“你是上帝派來拯救我的,十分感謝你,如果沒有你我無法想象自己現在將會是怎樣!”
在宋揚陪伴漢斯老人的過程中,漢斯老人也在竭盡全力用自己的方式保護和幫助著宋揚。
2001年一個夏天,宋揚在騎車的路上遇到一輛失控的貨車,因為躲避不開,
宋揚直接被撞飛了十幾米,
劇烈的撞擊導致宋揚直接陷入昏迷。肇事司機將宋揚送到醫院後,醫院檢查宋揚受了輕傷,但是也被撞了三顆牙齒。
相關部門判定肇事司機應該負全部責任,
包括賠償宋揚一萬英鎊,但肇事司機卻只肯賠償五千英鎊。
如果宋揚和肇事司機無法協商好,那麼只能走訴訟的途徑,但因為宋揚身處英國,這場官司十分艱難。
漢斯老人聽聞後十分焦急,便對宋揚說一切不用擔心,宋揚佔理,
英國是個講理的國家,一定可以勝訴。
並跑前跑後忙上忙下,親自為宋揚找來了律師,在官司勝訴後又親自找來德國上好的烤瓷牙,單獨為宋揚支付了將近一萬元人民幣。
二人的羈絆,在這不斷的生活中逐漸加深。2001年,宋揚遠在鄭州的奶奶打電話問他假期要不要回家。宋揚從小跟自己的爺爺奶奶關係很好,宋揚來到英國不短時間,
也十分想念自己的家人。
於是接到奶奶的電話後立馬定了返程的機票,又拜託一位朋友照顧漢斯老人,一切都安排妥當,漢斯老人也表示理解。但就在返程前,宋揚聽到了漢斯老人的夢話:“宋,你還會回來嗎?”
宋揚才發覺眼前的漢斯老人不是從容淡定,而是早已經離不開自己。因為漢斯老人這句夢話,
宋揚也禁不住思考要是自己回國後漢斯老人又經歷了搶劫,又開始喝酒怎麼辦?
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不回國,並給自己的奶奶打電話告訴了她這一決定。
奶奶聽到後,只是笑著告訴宋揚那就好好照顧好自己,
也利用假期時間帶著漢斯治療一下
。聽從了奶奶的建議,宋揚推掉了回國的機票,並帶著漢斯老人去到醫院看病,住院,手術,治療。
在住院和出院的過程中,宋揚全程精心照料,
漢斯老人也在宋揚的照顧下漸漸康復。
在漢斯身體逐漸開始健康後,漢斯老人對中國產生了更強烈的好奇,他想知道究竟養育宋揚長大的地方,是怎樣的一個美麗國度。
築巢鄭州,“葬在中國”
2002年6月,
宋揚帶著漢斯老人坐上了去往中國的飛機,
二人踏上了回到中國的旅程。在回到中國後,宋揚的家人都對漢斯老人十分熱情,他們帶著漢斯老人在河南遊山玩水,好不快樂。
而在洛陽的經歷讓漢斯老人對中國的印象更好,
因為他在和宋揚家人一起遊玩的時候,自己把裝著錢和護照的包不小心落在了計程車上,在跟出租車公司聯絡後,熱心的計程車司機立馬返回找到漢斯老人,將包送回。
在鄭州的生活十分快樂,回到倫敦後,漢斯老人心裡暗自期待宋揚的假期,
因為這意味著他也可以跟宋揚一起來到中國,
宋揚的家人給漢斯老人帶來了很濃厚的親情感受,讓漢斯老人體會到了一種更強烈“家”的感受。
前前後後漢斯老人跟著宋揚回到中國有八次,每一次回到中國,漢斯老人就好像找到了自我,
他不止一次產生留在中國的念頭,但卻因為怕連累宋揚遲遲不願開口
。
在2007年夏天,宋揚找到了在鄭州的工作,也終於返回了國內。
宋揚不放心漢斯老人,但漢斯老人卻擺擺手說:“
宋,你總是要成家立業的,
你不用管我,我可以照顧好自己。”
但宋揚顯然不可能把這話當真,他找了在英國留學的40歲左右的中學生,讓他代替自己照顧漢斯老人。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
那個留學生根本把漢斯老人那裡當旅館,經常凌晨一點多回來,根本不照顧漢斯老人。
當宋揚2008年再回到倫敦時,永遠也忘不了推開漢斯老人家門時看到的場景:70多歲的漢斯老人頭髮已經長長卻沒有剪,雖然是夏天但他卻穿了厚厚的西裝,床上的床單被罩很久沒有換過,
已經發出了很濃的酸臭味,
床上甚至還有小大便的痕跡。
更令宋揚內疚的是,漢斯老人左股骨頭壞死復發一段時間了,十分嚴重,
只能坐在輪椅上。
當宋揚將老人推到衛生間,並把準備好的換洗衣服給他換上時,宋揚堅定了要將他帶回中國照料的決心。
當他把這個決定告訴自己的家人時,父母非常支援他:
“在你孤獨無助的時候,是漢斯老人來到了你的身邊,你們曾在英國共同生活八年,如今他的確需要去陪伴,帶他回來吧,我們一起照顧他。”
徵得父母同意後,宋揚也十分順利地將漢斯老人接到了中國,並立即展開診斷。
2009年1月,漢斯老人在鄭州市骨科醫院成功完成手術,在這住院的30多天來,宋揚一家人都精心照料著漢斯老人,
更不用提住院連帶的6萬
元多
的手術費都是宋揚一家人付給醫院的。
漢斯老人經過一場成功的手術,也再次漸漸恢復健康,在鄭州住下的生活中,他經常與宋揚吃河南的燴麵,炸薯條等中西美食。
漢斯老人十分喜歡這個溫暖的家,在過年時,
他還隨著宋揚一家人看著春晚,吃著一個個團圓的餃子。
為了能跟宋揚一家人繼續在一起,漢斯老人放棄了在英國的永久居留,但因為宋揚只能給他申請工作簽證,
所以
五年到
後漢斯老人也將無法繼續居住在中國
。
但在漢斯老人來到中國的第六年後,2013年12月2日,漢斯老人在鄭州離世,“相互照顧彼此”成為了二人對彼此的承諾,而在漢斯老人去世之前,曾強烈地表達“想葬在中國”的願望。
而這份願望,也最終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