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879字,閱讀時間約為5分鐘。
2020年我國新發癌症病例457萬例,佔全球的23。7%,位居第一。這意味著全球每新增4名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來自中國。
前不久,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釋出了全球最新癌症負擔資料。其中不少資料值得我們借鑑。
令人擔憂的是,由於食品安全、生活/工作壓力等因素,中國人患癌的機率在逐年上升,其中年輕癌症患者的佔比也在提升。
但因為對癌症不瞭解和篩查不及時,不少人發現患癌的時候,已經是晚期。
今天,我們就結合最新的癌症資料,幫助大家更為深入地瞭解和預防癌症。
01
中國癌症資料的“兩個第一”:
新發癌症病例最多、癌症死亡人數最多
前不久,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釋出了全球最新癌症負擔資料,不少資料“衝上熱搜”:
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1929萬例,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萬例,其中乳腺癌發病人數首次超過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
除了乳腺癌之外,國人也必須警惕的是肺癌和結直腸癌等其他癌症,它們正在逐步成為懸在每個中國人頭上的健康擔憂。
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癌症新發人數遠超其他國家。2020年我國新發癌症病例457萬例,佔全球的23。7%,位居第一。
這意味著:全球每新增4名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來自中國。平均來看,我國每分鐘就有8。5人確診癌症。同時,因為癌症患病人數多,我國癌症死亡人數也位居第一,佔全球的30%。
在這些新發癌症病例中,發病數排列前10的癌症分別是:肺癌、結直腸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宮頸癌 ,它們佔新發癌症數的78%。
和全球相比,肺癌是我國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且在我國,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癌症佔很大比例。
癌症的高發,意味著它離我們並不遙遠。不少人有類似的疑問:為什麼感覺患癌的人越來越多了?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癌症的發生?
這裡,我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曾給出的一份針對全球癌症分析和解讀的資料報告,和大家說說常見的致癌因素。
02
4大致癌因素,請別忽視!
讓你早點發現癌症
對於癌症,預防和早期發現的意義遠大於治療。如果發現的早,許多癌症的治癒率是非常高的。
癌症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與我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下列幾個致癌因素,你都熟悉嗎?
①長期抽菸、吸入二手菸
由IARC和美國外科醫生協會共同確認了至少有20種和吸菸高度相關的癌症,包括肺癌、口腔癌、鼻竇癌、口咽癌及消化道腺癌等。
對吸菸的定義,也不僅僅拘泥於普通菸草,還包括非捲菸的菸草產品,甚至是二手菸。
②細菌、病毒感染
在2018年癌症病例中,約有810,000例癌症新發病例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而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則會引起肝癌;
此外,HPV病毒與絕大多數子宮頸部癌症有關,也會引起部分肛門生殖器和口咽癌。
甚至在某些國家,血吸蟲等寄生蟲的感染會增加膀胱癌的患病風險,肝吸蟲會增加膽管癌的風險。
③長期飲酒、酗酒
早在1910 年,就有科學家發現,大多數消化道癌症與患者的飲酒習慣高度相關。
IARC更是透過研究確認,酒精可能與以下幾種癌症有因果關係,分別是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等。罹患癌症的機率會隨著酒精攝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④不良的飲食習慣,肥胖、超重
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導致癌症發生的因素之一,比如過量食用紅肉或醃製肉類,可能會增加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另外,超重和肥胖也與多種型別的癌症相關,如食道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和腎癌等。
03
癌症治癒率在提升,
為什麼很多人卻“放棄治療”?
醫學研究的不斷進步,除了能讓我們提早發現、預防癌症之外,也給很多進展期的癌症患者帶來了許多生的希望。
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使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明顯提升,比如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由過去的不到5%提升到10%左右;甚至有些淋巴瘤、白血病病症可以得到長期緩解。
但生存時間延長、生活質量提高,都得益於持續的藥物治療。靶向藥物的費用也是非常昂貴的,可以說是“用錢買命”。
(部分抗癌特藥參考花費)
如果你得了癌症,每月需要3萬元買藥保命,你會怎麼選:是全家人賣房賣車傾其所有,還是保守治療聽天由命?
對多數普通家庭來說,真心沒有太多選擇,還要揣著“錢花完了,人也沒了”的擔心。
未雨綢繆,給自己和家人一份保障
如果能提前做好自己和家人的保障規劃,當真的遇到不幸時,我們也仍有一份底氣,能讓家人、醫生在沒有金錢的束縛下,放手對抗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