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題妙高莊嚴殿,在避暑山莊北...
13、慈禧老佛爺住的地方現在看來還是狹窄了點兒,14、用過的東西那是相當滴奢華精緻,15、16、玻璃製品館,17、看館的MM很是無聊,18、出了博物館,大雨傾盆,無法上山觀景,便沿湖邊走走,19、20、21、22、23、2425、26、一熱...
承德旅遊資源豐富,北有皇家狩獵名苑木蘭圍場國家森林公園,南有昔日皇家御苑、今日霧靈山自然保護區...
避暑山莊避暑山莊麗正門避暑山莊內煙雨樓避暑山莊苑內福壽園避暑山莊苑內廣元宮避暑山莊苑內金山三層亭避暑山莊苑內清音閣避暑山莊苑內殊源寺銅殿避暑山莊苑內雪景承德火芯神廟大街承德喇嘛廟承德喇嘛廟山門承德喇嘛廟天地佛承德離宮全景承德羅漢堂承德平泉回...
四周向外看,令人感嘆小布達拉宮所坐落的是個風水寶地,後靠的山不算高大,但後續連綿無窮,左右幾座向下綿伸的小山脊如幾個人的左右兩手把小布達拉宮懷抱著,令人可惜的是前望不甚開闊,被一條橫跨的山樑擋住,令人想起清朝的統治者沒有世界眼光卻夜郎自大使...
內容包括承德普寧寺大乘之閣東側日殿,普陀宗乘之廟御座樓東北端的權衡三界,避暑山莊萬樹園東側的永佑寺舍利塔等...
避暑山莊作為承德園林城市的標誌,在著非常好的地理條件,山莊裡風景秀美,亭臺樓閣一應俱全,因清朝時期仿杭州西湖景區建設的景點,頗具南方小鎮特色,到這來的遊客,都能感受到南方特色的氣息...
從《水流雲在》的末尾題記可知此套作品完成於乾隆壬午春日,即1762年,這與康熙銅版《御製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圖》刊刻完成的時間恰好時隔50年,這或是一種偶然,也或是乾隆對聖祖康熙的一種追思吧...
廣告乾隆皇帝坐像關於乾隆皇帝的出生地,我們先來看看正史《清史稿 高宗本紀》,書中說的很清楚,即“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於雍親王府邸”,雍親王府也就是後來的雍和宮,雖然史書如此記載,但並不能完全讓人信服,因為這一記載誕生於嘉慶十二年,到了道光...
嘉慶二年(1797年),乾隆皇帝又到避暑山莊過生日,嘉慶皇帝再次寫《萬萬壽節率王公大臣等行慶賀禮恭紀》詩祝壽,在詩文的註釋中,嘉慶皇帝把父皇乾隆的出生地說得更明確了:“敬惟父皇以辛卯歲,誕生於山莊都福之庭...
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的承德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文物文化遺存1300多處,且擁有數量眾多的“世界之最”,其中最為著名的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從而使承德邁入了世界文化名城的行列...
避暑山莊不同於其它的皇家園林,它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典園林“以人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傳統造園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徵進行選址和總體設計,完全藉助於自然地勢,因山就水,順其自然,同時融南北造園藝術的精華於一身...
1711年(康熙五十年)熱河行宮修建工程有了一定的規模,康熙皇帝就將自己親筆題寫的“避暑山莊”鎏金銅匾掛在澹泊敬誠殿前的二宮門門楣上,從此熱河行宮就被稱為避暑山莊...
有一種認為是大海後退說,認為當初建塔的時候,海安縣比現在要更靠近內陸,現在的兩座山峰是被大海淹沒的,從陸地上只能靠到兩個小島,於是人們就開始在島上建塔,建成之後,海水慢慢消退,山峰逐漸露出水面,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清帝乾隆將避暑山莊兼正宮的正門命名為"麗正門",表明這裡是同皇城一樣重要的政治活動場所,承德當時也成為清王朝第二個政治文化中心...
承德園承德園設計取避暑山莊“自天地之生成,歸造化之品彙”的理念,全園合理利用區位優勢,將避暑山莊的“山水形勝、宮苑交輝”的佈局結構與皇家苑囿“心懷天下,景納江山”的思想情懷容納於四區十八景,並以雲帆月舫、雙松書屋的景觀復原與主展館聯動,形成...
筆者將乾隆即位後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修建而未列乾隆三十六景的景觀歸納為“乾隆後三十六景”:暢遠樓、繼德堂、清音閣、福壽園、文園獅子林、戒得堂、匯萬總春之廟、煙雨樓、文津閣、春好軒、永佑寺、寫心精舍、同福寺、碧峰寺、有真意軒、鷲雲寺、...
粗略地從詩詞題目和內容分析,再根據創作日期與《康熙起居注》、《清實錄》核對,在1147首詩中,大約有216首寫於今承德地區,其中118首寫於避暑山莊...
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按照地形地貌特徵進行選址和總體設計,完全藉助於自然地勢,因山就水,順其自然,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
這在嘉慶皇帝看來,乾隆出生在避暑山莊無疑...